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免费播放软件_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_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_真人二十三式性视频(动)_少女韩国电视剧在线观看完整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無障礙客戶端 @isc.org.cn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tài)> 要聞視點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首秀“網民節(jié)活力直播嘉年華”

2016年09月28日 10:04

    9月14日是第八屆網民節(jié),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國內多家直播平臺和主流媒體共同參與的“網民節(jié)活力直播嘉年華”大型線上互動活動成功舉辦。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通過一直播、花椒、第一視頻、騰訊等平臺進行直播首秀,以此拉開了網民節(jié)活動的序幕。在直播中,鄔賀銓院士回憶了80年代在瑞士日內瓦第一次利用計算機上網的情景。鄔院士提到,中國互聯網的普及速度之快,讓很多國外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中國的互聯網發(fā)展到現在,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正探索更適應中國國情的創(chuàng)新。同時,他提出了一些對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的建議。一方面希望社會多給予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希望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能多創(chuàng)新、多挖掘新事物,因為互聯網永遠是未知多于已知。提到對互聯網未來發(fā)展的暢想,鄔院士認為未來的互聯網在寬帶、5G、AR/VR、無人駕駛等領域將大有可為。

    以下為直播訪談內容:

    主持人:HELLO,大家好,我是張琳,今天是9月14日網民節(jié),歡迎屏幕前的各位參加我們“網民節(jié)”活力直播嘉年華的活動,要說過去一年互聯網圈最熱的是什么,網絡直播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我昨天看到在我們現在的網民中有將近一半的人都是網絡直播的用戶,而且大家可能有一半的人都在網絡直播平臺進行過消費,而且我還看到一個數據,說2016年我們這個網紅產業(yè)的產值可能要超過整個電影行業(yè),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我看到是真的嚇了一跳。既然這么熱,大家這么喜歡,我們今年的網民節(jié)就采用網絡直播的形式,那我們也是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呢,請我們的大咖來跟大家進行一個面對面的無剪輯的這樣一個交流,我們今天的這個直播會同時在一直播、花椒平臺還有Live、騰訊等網絡平臺同步來進行直播,希望大家持續(xù)的關注。
    
    那接下來要介紹今天請到的我們直播的男主角,這位男主角呢,絕對是我們中國互聯網界赫赫有名的一位大咖,他是一個技術牛人,他也是我們中國互聯網的技術標準、發(fā)展規(guī)劃和戰(zhàn)略的組織者、參與者,他的演講被馬云稱為是“院士單口相聲”,我前兩天也是有幸聽過一次他的演講,現場絕對是一氣合成,口才是相當的了得,那除了你們所知道的馬云,像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周鴻祎,我相信對他絕對都是尊禮有加,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中國互聯網協會的理事長、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鄔賀銓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鄔院士您好,其實我剛才介紹的還不全,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鄔院士的話,可以現在即刻打開你的搜索平臺去網上搜索一下鄔院士過去的一些輝煌的經歷。我的單口相聲終于說完了,好緊張,真的因為是我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第一次上網絡直播的平臺,鄔院士您也是第一次嗎?
    
    鄔賀銓:對。
    
    主持人:我昨天還做了點功課,您有做準備嗎?
    
    鄔賀銓: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直播確實是今年比較熱的一種業(yè)務或者應用,我也上過直播平臺看過。
    
    主持人:您也看過?
    
    鄔賀銓:當然我并沒有去做直播的這種主角,沒有做,只是作為一種觀眾去了解一下直播。
    
    主持人:今天呢,其實我們挺難得請到鄔院士的,所以我們的幕后的團隊也是精心策劃了一個小時的訪談的內容,我們想先從憶苦思甜說起,您是我們互聯網圈的大咖,經歷了很多互聯網發(fā)展的階段,現在我們說互聯網發(fā)展的風生水起,熱熱鬧鬧的,但我們知道一個新事物剛出現的時候,其實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您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是什么時候?那個時候大家對于互聯網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是敞開懷抱接觸呢,還是確實它的發(fā)展也會有一些阻力呢?
    
    鄔賀銓:第一次接觸互聯網的時候是在國外,我在瑞士日內瓦參加國際電信聯盟研究通信標準的會,當時80年代,我看到參加會議的外國專家他們有些自己帶了計算機,有些用會場提供的計算機來上網,當時在中國還是沒有的,但是非常好奇,好奇這個互聯網是什么,會場有計算機,可供與會代表使用,我看到國外專家用來發(fā)電子郵件。90年代初可以上網瀏覽了,我們發(fā)現它可以看到很多國家的風土人情、照片,包括很多我們需要的技術資料在網上都可以找到,當時感到非常方便,有些新聞不用看報紙了,直接就從網上看。
    
    主持人:80年代在國外已經可以了?
    
    鄔賀銓:但是回國內還沒有,中國是在1994年接入的互聯網。我接入互聯網的時候在我們單位,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當時的北京電信開了互聯網,我們研究院是最早接入中國電信互聯網的單位之一,當時怎么接的呢?用電話,用電話線。
    
    主持人:對,電話撥號上網。
    
    鄔賀銓:電話線上加一個調制解調器,最多只能傳28K,因為它傳到的交換機是模擬交換機,有點像什么呢?有點像電話線上接傳真機那樣,把數字信號變成模擬信號傳出去,撥到那個地方是有一個網關,網關有一個電話號碼,后來發(fā)展到56K,當時就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主持人:那時候就是一個貓兒?
    
    鄔賀銓:對,就是貓兒,英文叫Modem,當時已經不錯,好像很多東西都能從網上得到,從現有的網民來看那56K算什么。

    主持人:我覺得大家肯定不能忍受,那個網速我們是經歷過的,而且可能你連著連著就斷掉了,你還得重新再去撥號,收費還特別貴。

    鄔賀銓:那是電話網嘛,等于你打電話,電話是一分鐘一分鐘算錢的,那個時候剛剛起步只能從電話線聯網。后來單位就改成以太網,10兆,當然是很多人共用的,但是已經比過去好多了。我印象最初電話撥號上網的時候,我的計算機的內存只有8K,我現在來看那怎么可能8K呢,但是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互聯網的發(fā)展,我們現在已經是寬帶了。
    
    主持人:還有光纖。
    
    鄔賀銓:對,所以現在來看,按照國家的寬帶發(fā)展聯盟測試,我們的網民的平均下載速率達到10.47兆。
    
    主持人:這是以前的多少倍,不好算了都。
    
    鄔賀銓:對。所以現在已經跟過去是沒法比了。
    
    主持人:剛才我們說您在中國互聯網的技術、標準、發(fā)展中都參與過,我覺得在當初我們國家來推這個互聯網,或者推到向全民普及這個層面的時候,有沒有也有一些困難,或者一些阻礙?
    
    鄔賀銓:剛開始中國電信,以及教育互聯網,上互聯網的時候用的這些設備還是進口的。我當時在科研部門,我主要是做數字傳輸系統開發(fā),一開始做PCM研究,即脈沖編碼調制,把交換機間的中繼線變成數字化信號傳輸,這樣傳輸的速率就會提升。后來做光纖傳輸系統,做過同步數字系列的155兆、622兆,后來做到4乘2.5G,即波分復用,現在來看,我們的光纖單波長100個G都沒有問題了,多波長可以上T比特,從撥號上網走到了寬帶上網,未來寬帶還會繼續(xù)發(fā)展。
    
    主持人:從您剛才說到您80年代在國外第一次看到互聯網到今天,我們說一個全民網絡直播這樣一個時代,這個發(fā)展過程中您有什么感觸最深的,或者讓您印象最深的一些事跟我們大家分享分享?
    
    鄔賀銓:應該說中國是作為互聯網的后來者,美國應該是1969年就開始使用互聯網,從國防部的研究網到自然科學基金會的網絡,基本上面向內部研究用, 90年代開始互聯網商用化,這個時候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中國比發(fā)達國家起步晚25年,從90年代到現在也走過了22年,我們用22年的時間走過了發(fā)達國家47年走過的時間,而且現在來看,中國已經是全球的第一大互聯網國家,而且在全世界十大互聯網企業(yè)里,中國已經有了四個,中國在一些互聯網方面也有一些創(chuàng)新,應該說現在全球也都看到中國互聯網的發(fā)展,比如說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中國應該是全球領先的。
    
    主持人:現在每天晚上睡覺一定是抱著手機,老覺得這一天有好多的東西你還沒看完。
    
    鄔賀銓:一般來講我國的網民每天平均有三個小時或四個小時在網上,上網已經成為網民的必需品了。
    
    主持人:手里要沒有手機你會覺得特別不知道該做什么。
    
    鄔賀銓:所以我們對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深,當然互聯網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工作和學習的方式,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很難在沒有網絡的環(huán)境下生活了。
    
    主持人:您說基本需求之一就是WiFi,馬斯洛的最高需求。我們看到您也是經常出席互聯網圈大的論壇,包括像在烏鎮(zhèn),都是跟我們的領導人,跟來自全球的互聯網大咖在一起,他們怎么看中國的互聯網發(fā)展,您在跟他們的交流中,有沒有一些沒跟別人說過的,咱們今天來借這個機會跟我們的網民說一說,有哪些好玩的事,好玩的觀點。
    
    鄔賀銓:他們認為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的速度超出他們的想象,一個外國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你們的互聯網是比較難的,為什么?因為你們的中文是漢字,漢字很難輸入,因為PC的鍵盤只有26個英文字母,他很難想象漢字如何輸入,但是他沒想到中國人現在輸入是相當快,我們可以有拼音,有手寫,而且有聯想,實際上你可以一個詞一個詞的輸入了,所以他認為中國人這個漢字太神奇了,這么古老的漢字,怎么能一步就跨入互聯網時代。
    
    主持人:我們都已經落后25年了,他覺得我們還會再落后幾年。
    
    鄔賀銓:他認為中文文字很難,這是一點。第二點,他認為中國教育水平與發(fā)達國家有差距,互聯網畢竟還需要一些基本的文化素養(yǎng),特別是使用PC是有門檻的,當然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現在看來甚至文盲都會用手機,智能手機已經基本掃清了人們上網的各種門檻和障礙,也就使得互聯網的普及率能夠這么快提升,他原來想象中國農村這么多農民還有很多不識字,很多文化程度不高,怎么能上網呢,所以這也是國外想象不到的。另外雖然我們國內的網民還在抱怨我們的資費比較貴,但是相對來講我們絕對資費還是不算貴的,在這點上廣大的網民基本上能夠付得起這個費用。
    
    主持人:相對來說每年也是在下調的。
    
    鄔賀銓: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出乎于國外的想象?,F在中國的網民普及率超過一半,手機網民普及率超過90%,所以這些國外的專家也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更進一步的感覺什么呢?中國作為互聯網的后起國家,中國在互聯網的管理上我們的政府可能比較關注的是內容,希望內容比較多的正能量,當然對于互聯網的一些業(yè)態(tài)還是給予一種比較寬容的態(tài)度。比如說像電子商務,在美國可能就發(fā)展的不如中國,因為一方面美國商業(yè)系統發(fā)達,中國的商業(yè)系統大城市可能不錯,但是二三線城市,邊緣地區(qū)商業(yè)就沒有那么發(fā)達,而且邊緣地區(qū)你要買一個比較特殊一點的商品,可能就不見得有,實體商店沒有。但是互聯網你可以不管你處在哪個地方你都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商品,中國的電子商務有一個本身內在的發(fā)展動力和需求,所以發(fā)展的比較快。發(fā)達國家的電子商務專家認為中國過去沒有建立誠信體系,中國搞不了電子商務,也搞不了互聯網金融。淘寶利用電子商務上的交易行為數據,來了解買方和賣方的誠信,通過這種大數據來彌補了誠信系統建立的不足,所以中國在缺乏誠信系統的情況下反而把電子商務搞起來了,而且還把互聯網金融也搞起來了。所以在這些方面也可以說作為后起者有它的后發(fā)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對于新生事物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比如說現在滴滴打車,那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約車平臺了。
    
    主持人:對,沒錯,我最近去紐約都可以用到滴滴的,非常方便,直接用人民幣來結算。
    
    鄔賀銓:是啊,所以你看要不就不做,中國要做一下就做到全世界最大。
    
    主持人:我們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yè)都在向海外發(fā)展,我們再換個視角,剛才我們是說他們眼中我們的互聯網的發(fā)展怎么樣,您這么多接觸中,您對現在國外的互聯網發(fā)展,包括我們說像扎克伯格等等這些西方的互聯網大咖,您跟他們的接觸中,對他們的印象評價怎么樣?
    
    鄔賀銓:當然了,我很欽佩他們,畢竟像扎克?伯格把社交網絡做起來了,一開始他做大學學生之間的試題的共享,大學生都要考試,學生考試他就收集很多試題,把前幾屆的考過的題目都放在網上,學生就可以學習,后來發(fā)現學生很喜歡,從學生的社交發(fā)展到整個社會的社交,應該說他是做的最好的。我們騰訊開始起步的時候,一定意義上也是向國外的同行學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騰訊現在微信做的比扎克伯格的Facebook的WhatsApp還要更廣,有更多受眾,而且我們微信上面做的支付,做的業(yè)務應用更多,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美國同行也感到對中國需要刮目相看,過去他們總認為中國有什么創(chuàng)新呢?就是抄襲?,F在看,他們不得不感覺中國確實也在創(chuàng)新。
    
    主持人:也真的有壓力了。
    
    鄔賀銓:確實是適應中國國情的創(chuàng)新,中國是通過學習、消化然后創(chuàng)新。而且扎克伯格一直在想,他怎么能進入中國,他覺得中國的市場我不能放棄。當然了,我們也并不是排斥他,只是說你進入中國,你得遵守中國的法律。
    
    主持人:您參加的這些會議中有很多閉門的會議,能不能講一下現在這個業(yè)內,或者我們的國家層面,監(jiān)管層面,大家討論最多的,關注點最多的是什么?
    
    鄔賀銓:中美每年都舉行中美互聯網論壇,去年在西雅圖是第八屆,在美國?;旧鲜且荒暝谥袊?,一年在美國,前年在美國,去年應該在中國,去年后來因為習總書記要訪問美國,正好要到西雅圖去看波音和微軟,所以就要求美方去年還在美國,今年當然就在中國。中美的會議基本上是公開會,但是每一次論壇都有一個閉門會,閉門會美方會有一些他們政府的代表,還有主管互聯網的一些機構來參與,比如說美國的ICCAN組織,負責互聯網地址和運營分配的,還有美國國務院分管的副國務卿來參加,討論雙方比較關注的問題。前幾年美方關注互聯網的人權、互聯網內容的自由化。中方關注什么呢?國際互聯網治理的話語權,盡管ICCAN作為地址域名分配機構,表面上是個公司,但實際受美國政府所控。這幾年美國出于壓力,宣布要把ICCAN國際化,政府不控了,但是怎么個國際化,美國還提出一些條件,就說不允許聯合國來管,他不希望一個國家一票,他希望參加會議的一人一票,他參加的會議人多,他是叫多利益相關方。當然中國也提出來中國作為互聯網最大的國家,中國是互聯網的后來者,在地址分配上中國處于不平等的狀況,我們現在平均兩個網民還沒有一個地址,IPv4地址,而美國平均一個網民則有六個地址,現在IPv4地址也分完了,沒有了,在互聯網的話語權上面中國過去是說不上話的,中國也希望改革現在互聯網國際治理的這種格局,至少我們希望中國以及一些發(fā)展中國家能夠在國際互聯網治理上能有它自己的表達,所以習總書記在兩次烏鎮(zhèn)的會上都提出了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要建立一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格局,當然這方面美國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它對互聯網的控制,所以這里邊雙方還有所爭論,還有所協商,還會繼續(xù)。
    
    主持人:我們揭密的段落先聊到這。接下來聊點有意思的話題,剛才一直說互聯網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您的手機帶了嗎?
    
    鄔賀銓:帶了。
    
    主持人:我不知道能不能看看您手機上有哪些APP的應用。
    
    鄔賀銓:我的APP比較少。有什么呢?有天氣預報,有交通,有航班,還有新聞。
    
    主持人:最實用的。
    
    鄔賀銓:最實用的,因為太多了以后看起來眼花繚亂了。
    
    主持人:您覺得您算是互聯網的深度用戶嗎?
    
    鄔賀銓:還不能算,畢竟我所依賴互聯網還有所訪問互聯網的面還比較窄,一個是關注信息技術方面,一個是關注我們經濟發(fā)展,包括產業(yè)發(fā)展方面,畢竟我的工作性質是那些。偶爾會關注一點娛樂,倒不是真正去喜歡,而是說有些比較熱的東西不懂不行。
    
    主持人:對,還是要去了解一下。
    
    主持人:對于您來說,您覺得互聯網給您個人帶來的這個生活的改變體現在哪些方面?
    
    鄔賀銓:至少我可以第一時間獲取了很多國內外的要聞,還有我比較容易找到了我想要找的一些科技的資料,過去是靠圖書館,圖書館畢竟能收集的東西是有限的,而且一般圖書館都只會訂那些比較有名的刊物,其他小刊物是不會訂的?,F在變成什么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br />     
    主持人:事事關心。
    
    鄔賀銓:所以你已經有這個條件可以去關心,現在問題不是說我想不想去獲取它,而是說我有沒有時間去獲取它的問題。
    
    主持人:是,您看您真的是一個學者的這種嚴謹的態(tài)度,但其實我相信對我們很多的網民來說,大家可能感受到最大的都是生活上的改變,您在生活上平時不會用到一些應用嗎?
    
    鄔賀銓:用啊,比如說我家里邊有人,覺得什么地方不舒服了,第一時間不是說先到醫(yī)院看,先到網上查一下這究竟是什么問題,是什么病,還有說吃什么東西好,能夠自己處理的就自己處理了。
    
    主持人:這還是一個信息的獲取,您會用比如說現在有一些買藥的平臺,遠程診斷的一些平臺,您會用嗎?
    
    鄔賀銓:不用,為什么呢?畢竟我覺得藥品還是特殊的商品,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至少我本人并沒有具有這種對它的鑒別力,除了一些保健品,很多藥品醫(yī)生都是說要遵醫(yī)囑,要到醫(yī)院開。隔行如隔山,醫(yī)藥這一行是另外一行,我覺得除了保健藥可以到附近藥店可以買到,其他藥我建議網民主要還是通過醫(yī)院,這樣比較好一點。遠程醫(yī)療這種呢,因為邊遠地區(qū)確實通過互聯網遠程醫(yī)療是最好的,當然在北京你還用不著遠程醫(yī)療。
    
    主持人:還有其他的那些,剛才您說電子商務,這些其他的網絡購物平臺您會用嗎?
    
    鄔賀銓:有,像淘寶、京東,一個就是我喜歡他們并不在于它是便宜,當然它可能會便宜一點,但有些商品它價錢跟外邊一樣,畢竟來講方便,什么方便?你下完單以后他就給你送來了,省得你去跑路,而且有很多東西是標準化的,你用不著去挑,也不用挑,不像女士買衣服。
    
    主持人:解決男生不愛逛街的一大問題。而且可以精準地找到。

    鄔賀銓:對,基本上男同事上街上商店是有目的的,既然你想有目的,網上就可以找到了。

    主持人:精準的搜索一下。
    
    鄔賀銓:對,所以這沒問題。
    
    主持人:那其實您剛才說到我們這些很多的互聯網的項目,現在大家都在說,去年最熱是互聯網+和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我們說到現在這種創(chuàng)業(yè)大潮的時候,很多人都說其實是互聯網的創(chuàng)業(yè)大潮,因為任何一個項目如果不架構互聯網的話,似乎就沒有人來愿意投錢,您怎么看這個格局?是不是互聯網成為必備的標準。
    
    鄔賀銓:國家號召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并不限于互聯網領域,但是互聯網是個工具,是個平臺,所以不論你從事哪個行業(yè)的這種創(chuàng)新,很多時候都離不開互聯網這個平臺。比如說你需要了解科技信息、了解市場信息,你需要利用互聯網來做設計,甚至在互聯網上比如通過一些平臺,比如說深圳的“碼客幫”,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找到一些程序員做程序設計。重慶的也有一個“豬八戒網”,你可以通過它募集一些設計的人員來幫你設計,也就是說現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并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都要你自己從頭做,你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得了很多外邊的資源,然后加快你的創(chuàng)新。當然,你也可以在互聯網上招聘一些人,招聘一些你需要的員工。所以應該說我們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里頭,以互聯網作為起點的這種,它的門檻比較低,投資比較少,所以適合于很多年輕人來做這個工作,我認為哪怕它所創(chuàng)業(yè)的業(yè)務本身不見得是做互聯網,但是他也離不開用互聯網作為工具來支持他這個創(chuàng)新。
    
    主持人:我們說現在互聯網這個熱度,各行各業(yè)都在說互聯網,而且我們看到現在很多互聯網的這些企業(yè),我們去年看到很多兼并重組的案例,而且大家說都在燒錢,似乎還沒有幾個特別賺錢的。我特別想聽聽在您眼中,現在是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一個年代呢,還是趨于理性發(fā)展的,整個這個行業(yè)有沒有泡沫?
    
    鄔賀銓:怎么說呢?互聯網企業(yè)現在有很多,他們當然起家的時候都需要一定資金,因此往往開始時希望拿到天使資金,開始從家里,從朋友拿點錢先搞個樣子出來,然后爭取有人來投錢,A輪投資,B輪投資,越滾越大。倒不見得他們一定說完全做成了,也許他做的差不多,就希望大一點的互聯網企業(yè)來收購。所以這是一種規(guī)律,中小企業(yè)比較多是創(chuàng)新的,當然中小企業(yè)想把它“白頭到老”,做出產品來,并且占有市場是比較難的,因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帶頭人可能開始是個技術人員,他不見得有產業(yè)化的這種能力,也缺乏市場化的經驗和資金。大企業(yè)它起家可能是創(chuàng)新的,當它做大的時候,它的創(chuàng)新節(jié)奏、管理就沒那么快了,它不能單靠自己創(chuàng)新,要通過收購的辦法把它的創(chuàng)新鏈完成了。所以收購、兼并并不意味著前一個企業(yè)即被收購的企業(yè)失敗了,也許它是找到一個最后轉化成產業(yè)化的路子,當然能被收購兼并的企業(yè)占的比例還是少的,還有更多的企業(yè)可能做到A輪以后,B輪沒有錢了,或者說后來根本A輪就做不成。
    
    主持人:是,現在很多企業(yè)都可能面臨這樣的情況。
    
    鄔賀銓:那么,一般來講,失敗的要比成功的多得多,這就是一個。
    
    主持人:一個規(guī)律。
    
    鄔賀銓:一個規(guī)律,畢竟還是大浪淘沙嘛。而且確實有些年輕人開始懷著理想、熱情,但是缺乏對市場的分析,所以比較盲目,因此我覺得這種現象盡管失敗是個過程,創(chuàng)新總有失敗的。但是我認為作為政府,在做孵化器這些時候還要想辦法,不僅資金上幫助這些初創(chuàng)企業(yè),還要有輔導,有一些導師,從事過這種創(chuàng)業(yè)的能給這些年輕人及時的一些建議,并且政府可以扶持一些第三方的平臺,有一些開發(fā)工具、開發(fā)軟件等等,因為新創(chuàng)企業(yè)是沒有的,買不起。所以我認為如果政府能出手做這些事,也許我們成功的概率可能會更高一點,避免更多的年輕人非要撞的頭破血流,才能學到一點東西。
    
    主持人:我為什么問您剛才這兩個問題,問您第一個問題的時候您說現在其實這個互聯網特別適合初創(chuàng)企業(yè),門檻比較低,好操作。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現在這種兼并重組,互聯網可能某種程度上它有一種壟斷的特性,它最后會形成這種巨頭格局,所以其實它留給我們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中小微企業(yè)這種草根的創(chuàng)業(yè)者那個空間有那么大嗎?
    
    鄔賀銓:你說的很好,為什么互聯網上的兼并、合并要比其他領域要多得多,而且兩個巨頭打的不可開交,生死冤家,結果就“結婚”了,這是為什么?因為當初他們都有背后的投資者?;ヂ摼W企業(yè)一開始開創(chuàng)的時候,確實跟實體經濟的企業(yè)走的路不一樣,它開始為了賺名聲,為了占市場,它采用了補貼,或者不計成本的方式,但是做到一定程度,把其他都殺掉了,剩下兩個都差不多大,看來也不太可能把對方殺掉,最后就這樣搞下去可能就兩敗俱傷,所以投資者是聰明的,他是玩錢的,他不能看自己的錢就這樣燒掉,所以肯定雙方投資者坐在一起,不管你總經理愿不愿意,我希望你就此為止。
    
    主持人:一個是滴滴、快的、Uber這樣的。
    
    鄔賀銓:都一樣,不但這樣,前面還有更多的實例都是這樣做的,所以我想這是個規(guī)律,但是這樣收購完了當然就變成獨大了,在這種情況下邊確實其他企業(yè)是比較難受的。
    
    主持人:對,我說如果我現在想做一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其實你有很多同行了,有些人已經做大了,對于我們這些草根的創(chuàng)業(yè)者,您給我們點建議,它到底要不要做,要如果殺到這片市場上去,有沒有機會,該怎么做?
    
    鄔賀銓:不,還是剛才講的,以網絡約車為例,滴滴跟快的合并,現在跟中國的Uber也合并了,這樣你再來做一個網絡約車肯定沒希望,但是除非你不跟著他做,互聯網做第一好辦,做第二第三難了,因為人氣已經在那里,而且你沒有他的資本實力,他可以通過降價、補貼把你壓下去。
    
    主持人:而且我們看到很多行業(yè),像BAT這些巨頭一旦進入,小企業(yè)根本沒有機會啊。
    
    鄔賀銓:所以互聯網有什么呢,你要生存必須創(chuàng)新。他成功了,你是很難復制的,你要是跟著他走那肯定不行,互聯網有沒有出路呢?我曾經見過一些互聯網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他們也感到說BAT大樹底下不長草,很難成,萬一我做起來被他收購,我說你被收購也算成功,問題是他根本不收購你,把你踩死了,他問為什么呢?我說那肯定了,我說到時候大小差距這么大,你要沒有一些很特別的招,你怎么能打得過他呢。所以互聯網生存就要創(chuàng)新,我曾經說過一句話,痛點就是起點,也就是說你看他現在做的太順了,那順的地方肯定不是你要做的,你肯定再做也做不過他,只能做什么呢?你看他哪點不好,還有現在感覺互聯網還有哪點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你的創(chuàng)新空間。之所以出現網絡約車,是看到打車不方便,而且有富余汽車的資源,所以它才出來,一個是有痛點,就有需求,另外當然有這個市場了。所以我認為互聯網上,目前來看還有很多不夠如意的地方,比如說你想做搜索引擎的話,你要跟百度一樣做肯定做不過它,你做什么呢?做智能搜索,百度現在是打關鍵詞去搜索,你打個關鍵詞不見得能表達所有搜索的愿望,搜索引擎憑這個詞來理解你的需求,但不見得搜索推薦的這些詞條內容都是你想要的那個。如果我打很長一句話它來理解,它不要照搬我這句話的這些詞,不是把這些詞拼起來就算了,它理解完了以后再出搜索的結果,那這時候可能就更符合我的需要了。將來我甚至希望搜索照片、搜索音樂、搜索視頻,我就放個視頻,你幫我搜索這樣的視頻中的人物,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未來的搜索智能化。而且希望搜索能給出綜合的結果,比如打個“釣魚島”這個詞,一定出來幾百條,甚至幾千條搜索結果詞條,你要一條一條點開才知道講什么,很多是重復的,未來能不能搜索引擎幫我看一百條,一千條,看完以后像博士生寫論文一樣,寫三頁紙綜述,后面附參考文獻。也就是說現在搜索引擎給你推薦很多參考書,未來搜索引擎我希望直接給我答案。
    
    主持人:畢業(yè)生以后寫論文有福音了。
    
    鄔賀銓:對,這就是大家所希望的搜索。為什么不可以呢?這些就看你的水平做的怎么樣,當然百度現在往這個方向努力,看你做的快還是他做的快。比如說淘寶,現在大家都說馬云做的這么大,你想再做馬云就不容易了。上馬云的網站看,淘寶頂多有一個圖片給你顯示一下服裝,美女要去買服裝不但要看樣子,還要看各種式樣,包括前后等等,目前的網站能夠滿足你的愿望這么好嗎?不見得。另外,還有質地是什么,雖然告訴你什么面料,同樣的面料也有厚薄,也有透氣不透氣各種,你等到快遞送到家了,你想退也不好辦。如果未來的搜索引擎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用上去,我能親自感受到這個是什么東西,我可以有直接感覺,甚至你買一件衣服,你紅裙子在鏡子上試衣,你覺得是不是換件藍裙子更好,我不用換,鏡子上給你變成藍的,要是你覺得這個口袋和袖子的樣子改一下,或者是不是再收腰一點,袖子再短一點,馬上給你變。然后你覺得變好了,你就下單??梢姮F在在淘寶上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像騰訊現在的社交業(yè)務,微信已經做的挺好了,還有沒有不夠的地方呢?也有,微信現在只能一個人跟一個人聊天、說話,文字可以群發(fā),但是語音是不能群發(fā)的,你只能摁著對一個人說。將來家里邊好幾個人怎么辦,能不能群發(fā),我可以家里邊都聽到,都看到。我一個人講,他們三個人手機都看到,社交可以做的更廣泛一點,實際上我認為現在互聯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主持人:再去細分一些,再去挖掘一些。
    
    鄔賀銓:對,所以我說不能埋怨生不逢時,當然了,你現在不可能重復BAT當初創(chuàng)業(yè)的環(huán)境,目前已時過境遷,不一樣了。你也不可能想重來,想象我跟他們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但他們已經跑這么遠了。你只能彎道超車,另辟蹊徑。
    
    主持人:或者我定一個目標,我沖著將來被他收購去,我就去努力。
    
    鄔賀銓:也可以。你看騰訊不是前不久花了86億美元收購了芬蘭的手游公司,做憤怒的小鳥的。你也可以,你做得好,那就有人收購你。所以關鍵市場還是看什么呢,還是看實力,而不是看你資格多老,多怎么樣,每個人都有機會。
    
    主持人:而且這個機會有可能來的就很快。
    
    鄔賀銓:因為互聯網永遠是未知多于已知。
    
    主持人:本來我們準備個問題問問您,為什么馬云把您的演講稱為“院士單口相聲”,剛才聽了一大段之后,屏幕前的網民朋友們已經自己有答案了,所以我就不問您了。我們接著再跟您聊,聊點未來的事吧,我看到您在一次演講中也提到,過去我們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的時代,接下來這個時代您定義叫后摩爾時代,您給我們具體講一講。

    鄔賀銓:現在我們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一直以來得益于集成電路的進步,集成電路從1965年開始到現在差不多50年,它是按照摩爾定律來走,所謂摩爾定律不是科學的定律,實際上是一種過去發(fā)展規(guī)律的總結,集成電路差不多每一年半左右,它的集成電路的工藝會發(fā)生一個進步,這個進步使得一個單位面積上的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比原來多一倍,可以說它的工藝線條比原來更窄,同樣面積多一倍晶體管就相當于成本下降一半。所以我們現在享受的手機,我們的手機它的操作系統已經有100萬行軟件,而當年阿波羅登月飛行器的軟件才4000行,我們現在的手機比1975年美國航天局花500萬美元買的超級計算機的能力還要強,這靠什么呢?當年500萬美元,現在我們手機也有幾百塊錢,也有兩千塊錢左右的,關鍵是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使得很復雜的東西都可以裝在芯片上,我們可以手上拿著就可以了。摩爾定律現在50年,目前像三星,像英特爾它已經做到14到16納米,很窄了。中國現在中芯國際是28納米,當然相比國外還有差距,還需要趕。

    那么未來到2020年,估計芯片還可以做到5納米,我們現在手機差不多28納米,但到那時候又可以多幾倍?5倍,或者說芯片的價錢又掉下來5倍。當然了,大家可能說那個時候也不會這么便宜啊,是的,為什么呢?芯片的功能比原來漲5倍了,所以能力越來越強。曾經投資阿里的最大的股東軟銀的孫正義說,30年后假如蘋果公司還活著,他不是賣iPhone7了,是賣iPhone32,iPhone32的CPU和現在比,是現在的500倍,通信速度是現在的300倍,這個手機可以存5000億首歌,3萬部電影,現在歌曲電影還沒有那么多呢,手機多少錢?300美元,也就是2000塊錢左右。那你看看我們很多網民都是年輕的,可以等到30年后看到這個局面。也就是說到時候有點像奧運會那個話,“更高、更快、更強”。固網可以上平均速率100兆沒問題,到2020年,我們希望城市至少家庭可以100兆,甚至可以1個G,農村半數可以50兆,可以更快,另外移動通信5G要出來了,它可以支持你在高鐵上,時速500公里的高鐵照樣可以打電話。5G的時候手機的峰值速率可以做到20個G,當然了,你也小心,不然的話一秒鐘就下20個G,話費受不了。你可以想象一個規(guī)律肯定是更高、更快、更強,另一個規(guī)律是更智能,也就是說現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像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的圍棋,當然了不是說把那么大的計算機都裝到你手機這里,但是你這里手機的智能化也比現在強多了,所以互聯網的發(fā)展是很難預料的,但是未來肯定會往這個方向發(fā)展。至于叫后摩爾,是因為說摩爾時代,將來的集成電路工藝是不是還是CMOS技術能做到,還能繼續(xù),因為發(fā)熱,因為線寬窄到已經跟原子的尺寸相比,未來期待新的技術、新的材料來支持它,現在來看還是有希望的。
    
    主持人:我們不說那么30年,您剛才說很難預測,我們預測個5年吧,您覺得未來從行業(yè)來看,哪些技術,哪些領域可能會有大的發(fā)展前景,有亮點?

    鄔賀銓:現在第一是寬帶,寬帶現在不但表現在光纖,現在光纖100兆到家已經沒問題了。到2020年,即5年之后,現在中國宣布2020年5G要商用,5G平均帶寬100兆,峰值速率是20個G,所以可以讓大家享受更寬帶的這種應用,這種寬帶應用有什么好處呢?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試戴過VR、AR即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眼鏡,這個眼鏡實際上是兩個屏幕,需要反應很快,它需要什么呢?需要移動通信達到20個G左右的速度。
    
    主持人:對,現在的數據傳輸特別卡,很多人說制約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

    鄔賀銓:所以到時候如果說5G出來了,那時候VR、AR就會發(fā)展很快,當然了,是不是像現在一樣,非要戴一個這樣的眼鏡,戴眼鏡不好走路,但是它可能會有點改變,眼睛不見得全擋,還有一邊可以看到真實的環(huán)境,眼鏡往上一翻是VR、AR,一翻是正常的眼鏡,這是很好的應用。當然VR、AR除了娛樂應用,還可以在企業(yè)里培訓新員工,也是很好的。
另外現在人們更關注醫(yī)療,怎么能夠把互聯網跟醫(yī)療健康更好的結合?目前雖然有些遠程醫(yī)療,畢竟受限于帶寬等等原因,還不能很精細,分辨率還不能很高,你帶寬又窄的話,你說做個手術遠程的話分辨率不高那也不行,未來寬帶化出來以后,遠程醫(yī)療這種分辨率大大提高,也會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手段,來支撐我們這些應用。
現在很熱的還有一個——無人駕駛車,按照一般技術判斷,大概5年之內肯定可以商用了,當然它是不是一定是無人,不一定,有人也行。

    主持人:得輔助,將來智能輔助駕駛。

    鄔賀銓:前不久有過吐槽,說無人駕駛車撞了人,確實它現在還不夠完善。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有個例子說無人駕駛也有好處,比如說美國有個人開了無人駕駛車他在駕駛,后來發(fā)現他身體不好,肺栓塞,他感到喘不出氣,他命令這個車把他拉到醫(yī)院,這個車就自動駕駛拉到醫(yī)院,所以有些時候還是有用的。

    當然了, 5年之后也不能想象所有汽車都無人駕駛,肯定有很多車是有人的,但是我們希望智能交通真正智能化一些,現在北京的智能交通經常很多人抱怨,我今天要花好多時間才能到一個地方,那么未來通過這種互聯網的辦法,使我們的交通更智能。比如說我們現在很多攝像頭,當然老百姓是看不見的,攝像頭都連到智能交通管理中心,如果將來交通中心把全市的攝像頭通過大數據分析綜合,形成一個全市的交通流量的動態(tài)圖,發(fā)給大家,那么我們開車的人就可以自己選擇了。這樣的話我覺得未來智能交通就比現在更好。當然家住北京的網民可能也關心霧霾,前幾天北京天氣很好,今天開始有點霧霾了,怎么能夠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辦法來治理。
    
    主持人:我們有網民說讓您喝口水。
    
    鄔賀銓:所以我想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地方。
    
    主持人:所以其實您說了這么多,真的讓我們可以想象,未來互聯網對于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各方面,對于我們的社會還會帶來極大的一個改變。剛才有人也在這問,說您真的是啥都知道,真的特別佩服,但這一切真的會實現,到底什么時候會實現,剛才我們說5年,5年這個時間中,這些都可以感受到。

    鄔賀銓:剛才我講寬帶和5G。這些沒問題,不但中國提出來2020年5G商用,日本提出2020年東京奧運會5G要商用,韓國提出來2018年平昌冬奧會,就是北京張家口冬奧會之前的一屆冬奧會5G要試商用,每一次大的體育活動都會促進一些技術的發(fā)展,像美國Verizon公司提出,希望2017年-2018年,最晚2018年5G也要商用,可能只是5G的部分功能,所以應該說人們對寬帶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另外一方面剛才說VR、AR的技術,目前來看還是個模型產品,應用太貴,而且體驗不好,因為沒有足夠的帶寬來支撐,未來到5G出來,有這么好的帶寬來支撐。當然了,相應的WiFi也會升級了,這樣一來到5年之后,我想VR、AR有可能變成我們人手配置的一個裝置了,這應該是做得到的。

    那么再說一點,剛才說無人駕駛車,我剛才說了根據目前分析,5年之內是可以商用的。所以這些都是看得見,感覺得到的,當然還有人工智能,我認為人工智能可以輻射到智慧醫(yī)療、環(huán)保、教育領域等等,都會有很多滲透。很多實際上技術本身一開始并不見得想的出來這個應用是什么,或者說它不能估計那么準,可是真正有了這個技術,我們的網民就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很多應用來。
    
    主持人:他們的需求來引領這些應用。
    
    鄔賀銓:智能手機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微信,后來才有微信,這些都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我相信,因為互聯網本身秉承一個開放創(chuàng)新,網民是互聯網的主人,他不是被動的來接受互聯網,他是會在他擁抱互聯網的時候會創(chuàng)造互聯網。
    
    主持人:所以你看我們今天這個直播,現在這個互聯網直播這種火熱也是技術來推進的,既然我們今天首次用了直播這樣一個方式,還是想聽您來聊一聊,您對于直播這個行業(yè)的現狀和未來的發(fā)展有什么樣的一個觀點和判斷。

    鄔賀銓:直播本身是一種新業(yè)態(tài),互聯網視頻早就有,但是過去我們國家的視頻最早就是中央電視臺,就是各個國家的這種媒體和地方的媒體。那么互聯網出來以后,互聯網的視頻公司出來了,變成了我們編排視頻的、產生視頻的這種源更多了。實際上互聯網視頻公司,原來最早播的是專業(yè)拍攝的隊伍來產生的視頻,可是現在已經有很多是網民產生的視頻。但是原來還是在視頻網站來做的,基本上節(jié)目也是視頻網站收集的?,F在直播等于變成網民作為一個直接的信源,視頻節(jié)目源,當然了要依附于一些平臺,要掛靠在一些平臺上。原來視頻節(jié)目基本上有免費的,也有什么呢,也有可能作為包月的注冊用戶,當然現在這種網紅直播已經開發(fā)出一種新的模式,送禮、送飛機、送汽車,實際上產生了一種新的這種商業(yè)模式?,F在還看到,直播不僅僅是娛樂,還有教育、科普、養(yǎng)生等。早期有些直播平臺靠的什么呢,完全是賣顏值,看美女、顏值,當然顏值也可以看,但是完全靠顏值還是不夠的,還得有一些才藝……
    
    主持人:現在有一些細分專業(yè)領域。
    
    鄔賀銓:還應該有一些才藝,有一些唱歌比較好,跳舞比較好。另外還有一些教育,有一些包括小孩的教育,也有一些科技,我相信國家出臺直播的管理,一方面是要讓它更規(guī)范一些,更符合我們社會這種道德需要。另一方面國家并沒有限制直播的發(fā)展,因為它畢竟是一種網民所喜愛的形式,它也變成人人都是創(chuàng)作者,人人都是消費者,這就是互聯網的理念。所以在這點上我認為直播在中國發(fā)展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從中國的直播來看比美國發(fā)展的更好,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受眾多,所以應該說在這點上中國也是走在世界的前面了。

    主持人:您看我們這個直播進行到現在,一個小時很快的時間就過去了,已經有1.3萬的網民在關注我們的直播,剛才有人送了好多的禮物,您也是第一次參加直播,您平時看過直播,今天第一次參加直播有什么樣的感受啊?

    鄔賀銓:我想直播本身也是一種交流方式吧,作為像互聯網協會主辦的直播,在網民節(jié)主要是跟大家溝通,雖然我是互聯網協會的理事長,目前擔任這個職務,但是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公眾參與的平臺,所以作為協會的一個領導,很高興利用這種方式跟網民直接溝通。當然我想在互聯網上,你要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己,我們網民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包裝過的,我想有這個機會跟大家見面,是個好的機會。
    
    主持人:今天絕對是的真實的,因為我們這是沒有任何剪輯,一氣呵成的。今天既然是網民節(jié),您也是我們的“大家長”,全國剛才您說有7億多的網民,最后跟我們的網民們說點什么。
    
    鄔賀銓:我對互聯網的感悟有這么幾句話,互聯網的發(fā)展一路走來,機遇挑戰(zhàn)同行,風光風險相伴,未知多于已知,永遠都有故事,顛覆不是新聞,一切皆有可能,成功難以復制,唯有創(chuàng)新永恒,英雄不問出處,希望寄托草根,大智移云之峰,網絡強國圓夢。

    主持人:謝謝,謝謝鄔院士,謝謝您今天跟我們網友進行這樣一個直播的交流,我們一個小時的直播到這里就結束了,大家可以繼續(xù)關注我們的鄔院士,我們也祝大家在9月14日網民節(jié)這一天,網民節(jié)快樂,我們再會。

    鄔賀銓: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
    
    主持人:對,提前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06316號 版權所有:中國互聯網協會
技術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